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简介
无锡市东林中学,地处锡城商务中心,东倚繁华的中山路,南靠顾毓琇故居、无锡学宫旧址,西衔薛福成故居,北接钱钟书故居。校园人文气脉生动、内外环境精秀。
学校前身系创办于1905年的私立无锡竞志女学,创始人为我国女学先驱侯鸿鉴先生,学校是无锡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中学。学校女学阶段的48年历程,坚持“真实劳苦”和“勤肃朴洁”的教育实践与教学努力,积极培养学生自强精神,汇集了四海学子,造就了大批报国人才。国学大师钱基博、国画大师钱松岩、中国染料科学的一代宗师侯毓汾等名师都曾在此执教,著名女作家菡子,中科院院士王补宣,中国化学试剂事业开拓者之一、化学试剂专家王民瑞、著名国画家方召麟等大批社会贤达和学界名流先后在此负笈求学。蔡元培先生曾为学校写下“开风气之先”的题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称赞“侯校长所办的教育,是培养有用的人材,并不是书袋教育!”
学校曾用名无锡市第二女子中学、无锡市第十二中学。2000年7月与原无锡市第十一中学合并,组建为无锡市东林中学;2005年7月初高中分设,成无锡市东林初级中学;2007年4月,与原胜利门中学合并,在2008年6月恢复现名。学校现有60个班级,215名专任教师,区级以上骨干教师47人。目前在籍学生2700余人。
进入东林时期以来,学校以“端正”为校训,“严谨、和谐、奋进”为校风,“博学、笃志、力行”为学风,在秉承传统,彰显特色,追求品位,走向现代化中,实践着“用智慧启迪智慧、以人格塑造人格”的办学理念,忠实履行“对学生负责,使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承诺。学校聚精会神谋质量,专心一意促发展,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特色发展、德育创新和国内外交流中均有新的建树。
学校坚持教科研引领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学校“十五”以来申报全国性、省市教育科研课题共计17项,结题14项,在研3项。2006年以来学校教师在国家、省市出版刊物发表论文96篇,获奖论文584篇。学校在立足各学科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开设女子艺术体操、男子球类、英语口语(外教)、学科双语(数学、地理、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国际视野、东林少年行、自主发展等校本课程。学校在引导每一名学生的素质发展中,孕育了上乘的办学质量、形成了广泛的课改影响、铸塑了鲜明的品牌特色。学校的外语和艺术特色均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
1987年被无锡市教委确定为市外语特色学校。学校在外语特色推进中,依托双语教学的科研和实践,积极优化外语教学环境、提高外语教学质量。2007年,学校被无锡市教育局命名为首批“无锡市双语教育实验学校”,邵蓉副校长在(长沙)全国“十一五”双语课题研讨会上,她的观摩课荣获特等奖。2008年,无锡市中小学双语教学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邵蓉、徐敏敏、顾柯雨、王君婷老师开双语展示课。同年,徐敏敏老师出席第三届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并就“双语课程的教学感受”在会上作了发言,论文获一等奖。学校还连续多年引进英、美、日、澳、新等国优秀外教驻校任教,并选派教师赴澳、加、英、新、美等多国进行学习交流。
1991年被确定为市艺术特色学校,2002年学校组建银杏艺术团,开展普及与提高并重的艺术特色教育,2005年2月,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学校发挥艺术特色教育优势,拓展艺术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积极营造艺术教育氛围,为学生搭建培养和展示艺术特长的平台。十四年努力,成绩斐然。学校新民乐《茉莉花》节目在2004年全国首届中学生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学校大合唱《校园生活多精彩》在夺得省一等奖后,又入选2010年第十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同时获第五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十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会晚会金奖。学校小提琴与歌舞《校园的早晨》在2011年第六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十一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金奖。2012年8月1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获江苏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苏南片区)中学组第一名。2013年,学生的微电影作品《大事儿 小事儿》在第十届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作品评奖获得最高奖项“金犊奖”提名。在实践艺术特色办学中,学校还注重普及与提高、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加强艺术教育的学科渗透。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催生了女生形体课程。学校依托“主动发展日活动”、社团活动,推进艺术教育的深入。
近15年的东林办学,先后获得了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项目学校、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家校互动信息化示范学校、江苏省中小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初中教育研究先进集体、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学校等众多全国性、省、市、区荣誉。